暮色中的栖霞山层林尽染,滔滔长江在此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这片扼守南京东北门户的战略要地,在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里,曾见证过中华民族最惨痛的创伤,也孕育出最顽强的生命之花。当新四军的战旗插上这片血染的土地,一段关于勇气、智慧与大爱的传奇就此展开。
在雨花台区,有这样一位“好人”——她叫张琴,曾是下岗潮中的一员,却凭借一根银针、一颗热心,带领两百多位姐妹“织”出了新生活。她不仅是第五届“南京好市民”,更是社区中那位默默奉献、始终温暖的“优秀楼长”。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平凡中的坚韧与光芒。
正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展出的“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的隐蔽战线主题展”,生动展示了党领导下的隐蔽战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所作的卓越贡献。
顾公泰,这位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革命者,以不同身份掩护,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南京解放和南京中国银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期,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影片《南京照相馆》在全国热映。在唤起国人惨痛记忆、激励国人自强信念的同时,影片故事的原型——罗瑾、吴旋两位爱国青年冒死“接力”保存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相册的感人事迹,也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这本传奇相册的原件,就保存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展厅里,一张黑白照片静静诉说着历史——周子昆身着新四军军装骑在马上,挂着风霜的面容和褶皱的衣衫透出常年征战的痕迹。“这是周子昆在皖南泾县的留影。”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李丹宁说。
今天是雨花英烈恽代英诞辰 130 周年纪念日。作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青年运动的领袖,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以其璀璨而短暂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故事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在当年血雨腥风笼罩下的南京城里,一家南京照相馆的暗房既是一群普通人的避难所,也是守护历史真相的隐秘阵地。
98年前的今天,南昌起义爆发,多位雨花英烈投身建军大业。
90年前的今天,年仅36岁的方志敏英勇就义,他的那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至今仍振聋发聩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