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7月,中共南京地方组织遭到第二次破坏。八七会议后,中共江苏省委派罗世藩、贺瑞麟来南京恢复党团组织,匡梦苏(匡严明,团省委巡视员)来传达八七会议精神,10月又派吴雨铭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市委经过两个月的组织清理,开始恢复工作。这时有铁道车队、浦镇支部及兵工厂、和记工厂、农民、学生、军政机关中的一些党员,共约200名。共青团组织也逐步恢复,有7个支部,100多名团员。11月中旬,中共江苏省委派孙津川来宁担任市委职工委员,他的到来,加强了南京市委的核心力量。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整顿党的组织,“在各级指导机关中都必须尽量充实工农分子”的决议,中共南京市委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自下而上全面改造党的组织”,并定了一个“改组周”。11月28日至12月3日为市委以下各支部改组时间,12月4日为“改组市委日”。
12月4日,中共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浦镇附近的小山上召开(今约在浦口区顶山街道临泉社区西山),出席会议的代表和市委委员共25人。在开会前推定孙津川为临时主席。大会听取了党务报告,讨论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并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组织全省暴动计划的紧急决议案,确定把武装暴动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会议选举出吴雨铭、罗世藩、孙津川、宋震寰、苏爱吾(苏幼农)、史砚芬、王澄、滕炳炎(何正泉)、杜秀山、陈凤彩、路大奎、杨明清、丁发武、王崇典、周长福(周福康)、孙长植、李鸿宴等13名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吴雨铭为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罗世藩为组织委员,孙津川为职工运动委员,宋震寰为农民运动委员,苏爱吾为军事委员,史砚芬兼团市委书记。次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任命孙津川为中共南京市委书记。
中共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孙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