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速递|《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
战争的特殊环境,往往能催生出深厚的情谊。詹姆斯·贝特兰,一位曾采访过多位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外国记者,在追踪中国时事、跟随八路军转战华北前线的岁月里,结下了浓浓的“中国情”。他曾非常自豪地说:“我是第一位访问延安的英国人。”
新展速递|《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
在埃德加·斯诺写作《西行漫记》时,身边有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也是他美丽的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1937年5月,海伦·福斯特只身奔赴延安,完成了斯诺未完成的采访,亲眼目睹了红军改编场景,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性时刻。
新展速递|《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
为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艰辛历程,铭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上海市档案馆联合推出《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图片展。
澡堂里,王荷波秘密策划工人运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本报将推出庆祝建党95周年特别报道,主要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探访红色遗址,追寻光辉足迹”,本报记者将带着小记者,共同寻访解放前共产党人在南京进行英勇斗争的足迹。第二个系列是“旗帜引领·与你同行”,本报记者将深入一线岗位,零距离感受新时期我市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风采。今起推出第一个系列——“探访红色遗址,追寻光辉足迹——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报道”栏目。
70年前,南京地下党组织在此秘密联络
南京市钓鱼台小学里,有两堵灰白色的砖墙,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是中共南京市委苏北新四军联络站,同时也是1946年再建中共南京市委第一次委员会议旧址。1946年至1948年,作为南京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点,党的各类主要会议均在此召开,为南京解放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南京抗战记忆 | 新四军在栖霞:敌后抗战的光辉篇章‌
暮色中的栖霞山层林尽染,滔滔长江在此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这片扼守南京东北门户的战略要地,在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里,曾见证过中华民族最惨痛的创伤,也孕育出最顽强的生命之花。当新四军的战旗插上这片血染的土地,一段关于勇气、智慧与大爱的传奇就此展开。
榜样·人物 | 张琴:用编织点亮人生希望
在雨花台区,有这样一位“好人”——她叫张琴,曾是下岗潮中的一员,却凭借一根银针、一颗热心,带领两百多位姐妹“织”出了新生活。她不仅是第五届“南京好市民”,更是社区中那位默默奉献、始终温暖的“优秀楼长”。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平凡中的坚韧与光芒。
信仰,是无底的“深海”
正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展出的“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的隐蔽战线主题展”,生动展示了党领导下的隐蔽战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所作的卓越贡献。
顾公泰:从武汉到南京的烽火岁月
顾公泰,这位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革命者,以不同身份掩护,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南京解放和南京中国银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京抗战记忆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南京照...
近期,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影片《南京照相馆》在全国热映。在唤起国人惨痛记忆、激励国人自强信念的同时,影片故事的原型——罗瑾、吴旋两位爱国青年冒死“接力”保存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相册的感人事迹,也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这本传奇相册的原件,就保存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南京音符里的抗战记忆②:歌声嘹亮忆大捷 《金牛山...
金牛山上打胜仗!
南京音符里的抗战记忆①:血泪家书与胜利誓言《故...
故乡!我要带着胜利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