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月23日,溧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晶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传承雷锋精神,助力特殊教育”理论宣讲活动。活动走进晶桥镇笪村,通过将理论宣讲与实践案例结合,展现雷锋精神与特殊教育融合的丰硕成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特殊群体成长。
活动由溧水区传承雷锋精神理论宣讲队队员祖小涵主讲。他以《雷锋日记》为引,结合自身多年助残志愿服务经历,生动讲述了五慢症患者厂长陆鸿、作家王忆、“最美大学生”叶弘霆等励志人物的故事,并分享了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办历程。祖小涵动情地说:“每一次走进特校,孩子们的笑容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希望。我们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更应成为特殊群体的守护者。”他以“用行动支持特殊群体的教育与成长”的实践呼吁,引发在场群众共鸣。
据了解,坐落于晶桥镇的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因创新实践成果备受瞩目。该校凭借“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乡村特殊教育实验基地”案例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成为全国农村特殊教育的标杆。学校占地近百亩,构建了集耕读研学、农事体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开设“四季生长”“乐农强能”等50余门课程;并依托15年一贯制办学优势,打造“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利用智能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不同类型残疾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实现跨学校、跨学段、跨班级的社会实践预约和管理。近十年,该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90%,许多学生都成为了“新农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活动现场,祖小涵还分享了助残志愿服务的点滴:从无障碍电影解说、红色场馆导览,到残疾人运动会志愿服务,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残健共融之花悄然绽放。村民经德明感慨:“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今后我会多参与志愿服务,帮助身边特殊群体。”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嘹亮歌声中传递出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助力特殊教育的行动号角。祖小涵表示:“每一次宣讲都激励我讲好雷锋故事,推动残健共融。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雷锋精神的宣讲,呼吁更多人去践行雷锋精神,让“有碍”变为“有爱”。”晶桥镇也将持续联动多方力量,支持助残事业,推动“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蔚然成风。